首页

棉袜美足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8 18:41:49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36971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上首个特超稠油规模化热采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0万吨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11月18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

王沪宁会见摩洛哥众议长阿拉米

“20班”的小队员们,几乎第一次和雪照面都产生了“偏爱”,但夏季体能训练、戴雪镜被晒成“阴阳脸”、想家、伤病和站在高处不由自主的恐惧都曾成为考题,一次次试炼她们对滑雪的真心。

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让巴勒斯坦“灾难日”永远成为历史

王书羽表示庆祝春节不仅是庆祝文化传统,而且是与周围的人们分享美好的祝福和欢乐。春节已经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庆祝的节日。王书羽赞赏澳海事博物馆举办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悉尼和澳大利亚的民众,而且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中国春节文化,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消除分歧、相互了解、相互欣赏。

数字乌镇之变:“触网”十年 不止水乡

“每次来访就像走亲戚一样,十分愉快。”习近平主席或是引领元首外交,或是点赞民间交往;或是亲身讲述中塔世代友好的生动故事,或是现场见证标志性工程的重要节点。一个个丝路故事,写下了中塔友好的一段段佳话。

长征路上学党史 | 聆听“红井”故事 追忆红色历史

经查,田某出于网络炫耀、涨粉目的,在明知机场设有禁飞区的情况下,于3月22日下午操纵无人机,非法闯入揭阳潮汕机场禁飞区域,对揭阳潮汕机场及航班起降过程进行航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